开栏语:时值创业板成立15年,从2009年10月30日初创,到2024年的10月30日,整整经历15周年,这15年里创业板带来哪些创新变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贡献?未来将如何更高质量发展?
财联社10月30日讯(特约记者 王晨)创业板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十五年来,创业板始终将制度创新置于重要位置,通过持续的改革探索,成为资本市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几大制度创新也给市场以深刻印象,创业板的制度创新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中包括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退市制度改革;“小额快速”定向增发机制;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形成行业信息披露体系,实行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等。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石
2009年创业板开板之际,便开创性地施行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在境内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一次有效的探索和制度安排。它要求投资者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经验,从源头上对投资者进行了筛选和保护。
通过这一制度,一方面确保了参与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能够对风险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创业板市场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创业板发展的初期,这一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因投资者盲目跟风而可能导致的市场波动,维护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退市制度改革: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2012年,创业板推出了较其他板块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这一制度包含了市场化退市指标、快速退市以及严控恢复上市标准等规定。
市场化退市指标使得企业的退市决策更加贴近市场实际情况,避免了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长期占用市场资源。快速退市机制则能够及时将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清理出市场,提高了市场的新陈代谢能力。
严控恢复上市标准则保证了退市企业重新上市的门槛较高,确保只有真正具备持续盈利能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才有机会再次进入市场。这些规定在主板退市制度改革中被借鉴或采纳,对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显著提高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小额快速”机制:为企业提供灵活融资并购方式
创业板首推的“小额快速”定向增发机制是一项极具创新性的举措。该机制允许“不保荐不承销”,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自主空间。这一机制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便捷的融资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来说,能够快速抓住市场机遇,实现自身的融资需求,进而推动业务的发展。
特锐德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创业板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在实施注册制改革后,创业板小额快速再融资机制灵活性强、融资流程短,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获得资本支持,快速应对市场变化。”
随后,证监会推出的“小额快速”并购机制也是基于这一理念的延伸。这种创新机制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简化了并购流程,提高了并购效率,使得企业能够更加迅速地整合资源,实现协同发展。
注册制改革:全方位的制度创新
2020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这无疑是创业板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在发行承销方面,注册制改革更加注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它对上市标准进行了优化,综合考虑企业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因素来制定上市标准,适度降低了市值与财务要求。这一举措为众多成长型企业提供了更多对接资本市场的机会和发展壮大的空间,使得那些具有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但可能在传统上市标准下受限的企业能够顺利进入资本市场。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较主板而言,创业板上市标准更符合创业型公司的实际情况”。
在交易制度方面,注册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基础制度,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例如,通过优化涨跌幅限制等措施,使得市场交易更加顺畅,投资者的交易决策更加灵活,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创业板市场。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创业板市场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活跃的交易氛围,这不仅提升市场的整体活跃度,还有助于上市公企业获得更为合理的市场估值。
宁德时代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创业板总体的平均市盈率较高,公司能够获得更合理的估值;同时,在创业板上市的股票具有换手率高、流动性好等特点。上述更高估值、更好的流动性为公司在融资、资本运作等诸多方面提供了更多便利、更大灵活性,有利于公司可持续性发展。”
在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方面,注册制改革后,创业板设置了更加市场化的重大资产重组制度。这一制度进一步扩大了交易各方的博弈空间,增加了定价灵活性。同时,构建了符合创新企业要求的再融资、并购重组以及股权激励制度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需求,更加灵活地选择融资方式和并购重组策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业务的快速扩张。
在信息披露监管方面,创业板加强了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提高了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要求企业更加详细、准确地披露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风险因素等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准确、全面的信息,使得投资者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形成行业信息披露体系,实行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
针对新经济企业的特征,创业板首推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并形成体系。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后续其他板块推行行业信息披露体系提供了借鉴经验。通过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制定特定的信息披露要求,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状况,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风险。
在股权激励方面,创业板也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尤其是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应用,有效减轻了被激励对象的资金压力,提高了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为企业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激励方式符合创新企业的人才激励需求,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共同成长。
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创业板在股权激励方面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尤其是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应用,有效减轻了被激励对象的资金压力,提高了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上市以来,公司已连续三年成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效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和人才激励。”
制度创新为创业板带来了蓬勃的发展活力
截至2024年10月25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358家,总市值超12万亿元。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投资者数量超5000万,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创业板指成为反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核心指标,相关ETF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创业板的制度创新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众多企业在创业板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例如,迈瑞医疗在创业板上市后,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中的排名稳步提升,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蓝思科技在创业板的支持下,通过对产业链的整合和技术创新,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
展望未来,创业板将继续坚持制度创新先行,改革探索不止,将坚守服务优质科技企业的使命责任,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着力完善适应新质生产力特征的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持续监管等制度机制,全方位加大对优质科技企业的包容性、适应性和精准支持力度,引导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向科技领域聚集,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推动上市公司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